物流与配送实习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流与配送实习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流与配送实习报告1一、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我所实习的单位是“玖亿靠谱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规模较小的网上餐饮公司,总体人数大概有50人左右,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2号的知音商务楼410,公司下设两个事业部,一个是网络事业部、一个是餐饮事业部、网络事业部主要负责对公司的网站进行建设维护与发展,并对公司的一些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餐饮事业部负责公司的实际运营方面,在餐饮事业部下设,采购、生产、销售、包装、分类、拣选、配送、财务等几个小部门。
而我刚开始的实习岗位正是餐饮事业部配送环节,第一个实习岗位是某个配送点的配送员,我的任务就是以一名配送员的身份完成当天的配送工作,并且在此过程中跟踪调研一些配送制度上的漏洞与需要改进的部分,在实习的后半段,我又转入包装与采购组进行实习,主要任务是进行对相关餐品的包装与拣选,相对于配送的实习部分,在包装组的实习要求更多的灵活快速的动手能力与准确细致的拣选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在第一个实习岗位“配送员”的实习过程中,我较为深刻的体会到配送这一环节在整个物流供应当中的的重要性,因为这是整个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与顾客直接接触的环节,所以十分的重要,我们公司的配送员所做的工作,就是将每天中午顾客所订购的餐品,准时的送达到顾客所在大楼的办公室。
而最开始的工作是从中央厨房开始的,这是所有餐品包装的一个必经环节,也起着一个配送站的作用,所有的餐品从这里运送到相应的配送点,而配送员也就是我的实习岗位,就是负责将配送点的餐品配送到附近的大楼里,而配送点得餐品会随着不同的时间段依次从配送站运送到各个配送点。
我所在的配送点是办公大楼最为密集的一个配送点,也是营业额最高的一个配送点,还记得我配送的第一天,就是跟着不同的配送员在不同的大楼之间穿梭,进行环境的熟悉与了解,我再配送点首先要做到的是接受配送点组长所分配的顾客订单与相关的餐品,餐品会放在一个保温包里,而我要做的就是将组长所配发给我的餐品按照不同的大楼、不同的单元、不同的楼层、不同的门牌、不同的配送时间要求等等,再经行有效的二次分类,进而判断出我所要配送订单的先后顺序,并准时的将它们配送出去,当然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刚开始配送那段时间,我的配送量是全组里最低的,不过这些也是有章可循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与了解,逐渐的我的配售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公司现有配送环节上的制度漏洞与不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又去了其他的几个不同的配送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配送实习与配送环节的调查与研究,并将我的收获写成问题与建议,定期的汇报给我的领导.
后来我被调到餐饮事业部的包装组进行实习与调研,在包装组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对客户的以下订单进行拣选与包装,说的简单点就是照着单子抓药,而所谓的药就是在包装区的各种餐品,整个包装区就好像一个小型的自助超市,而每个包装员就好像是顾客,唯一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是按照顾客的订单进行自助的,而在这个包装组里衡量包装员效率的标准就是准确+快速,当然准确是第一位的,如果在包装这个环节出现了餐品错装或者餐品漏装的现象,势必就会给供应链下游的一系列环节带来很大麻烦。
而要实现餐品包装的准确+快速,这就要求包装员要对包装区的所有餐品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只有对所有餐品的位置都了解了,才能做到快速拣选餐品,至于准确就要看包装员是否认真了,要知道在包装的高峰期间,所有包装员的精神都应该是高度集中的。
我还记得刚到包装组帮忙的那几天,我对包装区还不了解,所以包装速度总是提不起来,直到后来我完全熟悉了包装区餐品的位置以后我的包装速度才有所提高,不过有的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数量又多品类又杂的订单,在处理这类大单子的时候,我还是会偶尔出现漏餐的现象,不过我好像从未出现装错餐的现象,这也算是个小成就吧。
我除了在包装区进行餐品包装与分选以外,后期我还进行了一些有关餐品清点与包装区格局优化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对一些我们公司外购的餐品进行接收与清点上架,还有就是对包装区现有格局进行分析与研究,在看看是否还有近一步优化的可能,并画出相应的改造结构图与搜集相应的物料信息。
三、实习总结及体会:
从我对这家公司全无了解到大致熟悉公司情况,再到我结束实习,大概有两个月左右,在这两个月里我较为深刻的了解的这家公司,这是一家自建物流的小型餐饮企业,而我在本次的假期实习过程当中,在这家企业里更近一步了解的物流与餐饮、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意义与关系,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体会到,日后的国内物流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我实习配送员岗位的时候,发现到公司现有的配送员普遍都是兼职人员,相对人员的流动率都很大,也就是说一个配送员大概赶上几个月,对配送岗位刚刚熟悉了就有可能不干了,或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换别的工作了,相对的人员流动率不稳定,当然我认为这应该是国内的一些物流企业的通病,并且相对的配送员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也比较薄弱,这与西方国家的物流企业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国内物流企业做的都不好,有些较为大型的物流企业还是比较正规的比如像是京东的物流还是做的不错的,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UPS等大型的物流企业,我们国内的大部分物流企业还是很不正规的,是需要逐渐改进的。
在我实习配送员的时候,我就更加感到配送员的对物流企业的重要性,在我们进行餐品物流配送的这个流程中,从顾客网上订餐→公司网站自动生成订单→包装员按订单拣选包装餐品→分类人员检查与分类→配送员进行配送与收费,这整个的一个流程里,配送员这个岗位是唯一能与顾客进行零距离接触的岗位,这个岗位能直接在顾客面前体现出我们公司网站的形象与态度,所以公司的配送员除了有配送的责任外,应该还具有代表公司形象的与推销公司网站与品牌的责任,当那些暂时还没有在公司网站定过餐的潜在顾客,询问我们的配送员:“什么是靠谱网时,你们网站都有什么配餐啊?你们网站都有什么别的送餐公司没有的特色啊?你们网站的午餐大概都是什么价位的啊?”,等等等等这些的时候,不就是推销公司网站与品牌的绝好机会吗。由此来看在整个物流的环节里配送员的角色也是相当重要的那,自然对于配送员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这方面,我们国内的物流企业是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而我们国内的物流企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对配送员的要求就只是单纯的商品配送.
我所在的这家餐饮企业与一些传统的餐饮企业在运作模式上是有所不同,这家餐饮企业是自建的物流配送,还有就是这家企业的销售模式是采用电子商务的 ……此处隐藏27992个字……事,还有一些各地的风俗习惯。这些听起来都是挺有趣的。通常的经过一天工作自己觉得有点累了,就上网看看,浏览一下网页,关注一下社会的新闻等等。
我在生活中不断的寻找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交流,来让我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周记
这个星期我们公司的到货比较多,也许也快过节有关系,我们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大了。 平时我们一般八点钟到办公室,然后整理一下办公室的,就开始开始办公了。我们要把昨天还有更久之前的到货单整理,在电脑上拉出当天的到货清单,然后把昨天还没有提货的客户
进行电话通知。
我们我们基本上一早上都是在通知客户提货,中间伴随着一些客人过来提货。
第一周 临近毕业的最后半年,是我们真正实习生活的开始,是汇报我们这三年来在学校学习成果的开始,是步入社会大展宏图的开始。 参加了多场的招聘会、面试了多家的公司、衡量了多方面的因素,我选择了这家公司开始我的实习生涯。怀着兴奋、激动地心情,早早的踏上上班的公车,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憧憬着新的一天。 来到公司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和事,让我感觉有点拘谨,努力让自己的微笑减少言语上的笨拙。第一天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由人事经理带我们熟悉公司的环境,结识新的同事。大家似乎都很忙,可能现在是业务的旺季吧。
实习的第一周,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什么业务性的工作让我们着手。我们只是简单的分配到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整理文档、记录一些旧的文案等等。
第二周经过一周的实习,对公司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操作过,但是在接触到新的事务不再不知所措,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在接到一些投诉电话的时候,懂得如何安抚客户的情绪,如何进行前期的一个简单处理等等。而且从工作地过程中明白了主动出击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相信大家刚开始实习的时候,都做过类似复印打字、整理文档等的“杂活”,因为刚开始对于公司的工作内容、流程还不了解,所以做“杂活”成了实习工作必做的工作。虽然工作比较繁杂但是从中也学到不少的东西。所以说事情是不分大小,只要积极学习积极办事,做好份内事,勤学、勤问、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周 在经历了一周的打杂工作,让我对公司的运作流程以及业务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因此这一周我们的工作内容也有了一个小变化,除了进行简单的客户资料整理,还开始负责对一些客户的回访工作,在这之前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因为在学校的时候都已经学习过电话营销的技巧了,但是在真正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中间还是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我们注意的,比如在初次的回访中,尽量不要拖太长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就应该结束谈话,要不会让客户产生厌烦心理,同时在交谈的过程中,如何自报家门,如何进行一个产品的推介等都是一个小技巧,因为只有你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客户才会愿意继续下次的谈话,如应明确你为它带来什么利益、做这件事对它有什么好处等,如有可能尽量约见见面的时间,因为很多时候,很多问题通过见面的交谈效果会比仅仅通过电话的交谈会好的多,一个可以通过面谈了解到客户的一个真实的想法,在一些问题的说明上更具说服力。
第四周 一周的电话回访,从陌生到熟练,从一个电话到n个电话的成长,每天来公司上班就是整理昨天的客户资料,看哪些客户的信息是需要继续回访的,哪些是今天重点客户,要通知其他人员去实地拜访的,接下来就要开始一个接一个不断地电话回访,回访的过程是漫长的,结果是令人心寒的,也许你打了100个电话,只有一个客户是正面的消息,其他的客户都是委婉的在拒绝,有的甚至是态度恶劣,而那一个正面的客户也可能随时的泡汤。终于开始理解前辈们了。
经过一周的电话洗礼耳膜开始有了职业病的征兆了,也同时对于电话产生了恐惧心理,相信这是每一个电话营销人员在自己独当一面后,所要面临的第一关吧!繁杂、枯燥的电话回访,但是却又是必须经历的。只有在克服这个经历后才有可能有更大的进步。
第五周时间飞逝而过,转眼间已经实习一个多月了。回首过去的几个星期,学到了很多,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抱怨,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没有白白浪费过去的光阴。这要感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同事给予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克服了电话恐惧症。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知识,相信这会是我今后生活工作中的一块宝藏。
有了这一个多月的业务接触,感觉在拿起电话来也比较上手了,也比较容易调整好心态了。根据每个月的工作任务,开始给自己制定周计划,开始按章执行,对于自己的每一步都做出了一个明确的规划。看似简单的工作计划,却涵盖了很多内容,一个工作计划必须是可实施的,每一个工作目标不是空话,必须是可实现的,这不仅仅是做给上级看的,更是做给自己看的,只有在实现了一个个目标之后,工作才会更有动力。
第六周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电话回访工作后,除了汇报之前的工作情况,以及对此的一些小结,这一周我们有更艰巨的任务——跟老员工一起去拜访客户(而这也就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了)。
在出发地前一天我们就要将材料准备好,不仅仅是书面上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你脑袋里的材料,在了解清楚客户背景资料后,要明确我们交谈的内容要点,这次我们交谈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等等都要在心里有一个简单的规划。当然这些只是一些要点,更重要的是交谈的技巧等等。
当然以上所谈的那些,老员工是不会告诉你的,比如他这次要谈什么之类的,要如何与客户切开这个话题等等,只能通过几次旁听总结他们与客户在交谈时候的内容要点。在做足功课后,最重要的也就是实战的演练,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演练才有可能有一个进步,要不就只是简单的纸上谈兵了。
第七周 经过一个月的锻炼,发现自己进步还挺快的,这一周仍然做通过电话跟客户沟通的事情。偶尔也出去跟客户面谈。
由于自己向来比较内敛的缘故,首次与客户面谈显得比较紧张,也不大顺利,不过有了一次经历之后,进步了不少,再加上经理和同事的鼓励,自己尝试大胆的去应付,慢慢的好了许多。不再会在陌生的场合怯场。今天下来,面对经验比我丰富的阅历比我深的多的多的客户,也能够通过简练清晰的表达让对方熟悉我们的产品,让他们对我们的产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人往往都是这样,没有经历过的话,永远都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是真的那么难,还是并非如此,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是自己完全陌生的事情,只要有机会,都一定要去尝试,努力去做好。因为没有经验,那么就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另外就是不要害怕失败,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了。等到熟练了,那么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我的第一次跟客户面谈,虽然我做得不够好,或者可以说失败了,但通过这次的尝试,却令我获益匪浅,对我之后的几次任务的成功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自己也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尝试检验了自身的水平和适应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弥补不足的时候,我们便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自己。所以,不管怎样,努力去做吧,告诉自己,只要用心,就能做得更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