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时间:2025-07-22 22:47:03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通用15篇)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工艺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1.学会常用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

2.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熟悉手工焊接工艺要求及操作规程;

3.了解转印机、制板机、电钻等设备的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特性及操作规程;

4.正确识别元器件,掌握识别及测量方法;

5.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的基本知识及操作、布局、工艺与测试;

6.掌握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

7.遵守实习操作规则,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8.重视实习总结,及时做好数据记录,能独立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能进行排除;

9.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做好实习记录;

10.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二、实习内容

1.安全教育

尽管在电子工艺劳动中,电子装接工作通常称为“弱电”工作,但实际工作中免不了接触“强电”。一般常用电动工具(例如电烙铁等)、仪器设备和制作装置大部分需要接市电才能工作,因此用电安全是电子装接工作的首要条件。

为了防止触电,应遵守的安全操作习惯如下:

(1)在任何情况下检修电路和电器时都要确保断开电源,仅仅断开设备上开关是不够的,还要拔下插头。

(2)不要湿手开、关、拔、插电器。

(3)遇到不明情况的电线,先认为它是带电的。

(4)尽量单手操作电工作业。

(5)遇到较大体积的电容器先放电,在进行检修。

(6)触及电路任何金属部分之前都应进行安全测试。

(7)不在疲倦、带病等不利状态下从事电工作业。

在电子装接工作中,除了注意用电安全外,还要防止机械损伤和防止烫伤,相应的安全操作习惯:

(1)用螺丝刀拧紧螺钉时,另一只手不要握在螺丝刀刀口方向。

(2)烙铁头在没有确信脱离电源时,不能用手摸,以免烫伤。

(3)烙铁头上多余的锡不要乱甩。

(4)在通电状态下不要触及发热电子元器件(如变压器,功率器件、电阻、散热片等),以免烫伤。

实践证明,采用用电安全技术可以有效预防电气事故。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技术,不断提高安全用电的水平:

(1)接地保护

(2)接零保护

(3)漏电保护开关

2.拆装及焊接练习

2.1拆卸元器件

在拆卸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时,将电烙铁的烙铁头接触元器件引脚处的焊点,待焊点处的焊锡熔化后,用吸锡器将熔化的锡吸掉,在电路板另一面将该元器件引脚拔出,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焊下另一引脚。

2.2对焊接点的基本要求

(1)焊点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被焊件在受振动或冲击时不致脱落、松动,不能用过多焊料堆积,这样容易造成虚焊、焊点与焊点的短路。

(2)焊接可靠,具有良好导电性,必须防止虚焊。虚焊是指焊料与被焊件表面没有形成合金结构,只是简单地依附在被焊金属表面上。

(3)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焊点表面应有良好光泽,不应有毛刺、空隙,无污垢,尤其是焊剂的有害残留物质,要选择合适的焊料与焊剂。

2.3焊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其次,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第三,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

第四,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用钳子剪掉。

最后,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而且老师还特别声明:在焊接时,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免得把元件烫坏,但亦不要太短,造成假焊或虚焊。焊接结束后,用列子夹住被焊元件适当拉拨一下,检查元件是否被焊牢。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必须重新进行焊接。最终我们在这一天的实习中,焊接了十几个元件,起初没经验,将电阻立得老高,这样既不美观也不牢靠容易形成虚焊,之后有了经验就采取卧式法,既美观又牢靠,只是拆卸时稍微麻烦,需要别人帮忙。焊接时虽然胆战心惊,但还是总结出了心得,就是焊锡要用一点点下去,电烙铁要在锡水熔化后产生光亮就拿开,这样就能焊出光亮圆滑的焊点了。

3.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电阻的阻值是通常是通过它上面的色环表示的,因此我们要知道色环到底代表什么。色环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银、金分别代表1、2、3、4、5、6、7、8、9、误差10%、误差5%。其中常见是四色环和五色环电阻,四色环的电阻前两位表示数值,第三位表示十的次方数,第四位表示误差,五色环的电阻是前三位表示数值,第四位表示十的次方数,第五位表示误差。另外像二极管、三极管这类元器件都是有极性的,在插装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插反,再者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时间不要太长,以免温度过高损坏元件。

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值远大于其正向电阻值,据此则可判断出它的正极和负极。将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拨至r×1k档,两枝表笔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端,依次测出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和反向电阻值。若测得电阻值为几百欧姆至几千欧姆,说明这是正向电阻,这时万用表的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

三极管测量:(1)判定基极。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三极管为pnp型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2)判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pnp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红表笔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4.可调稳压电源设计制作

4.1 功能简介

小功率稳压电源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等四部分组成的。

4.2 原理图(略)

4.3 pcb打印图(略)

4. ……此处隐藏26657个字……潜质及严谨的科学作风。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二、原理

天线收到电磁波信号,经过调谐器选频后,选出要接收的电台信号。同时,在收音机中,有一个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跟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它跟接收信号混频,产生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选频放大,然后再检波,就得到了原来的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透过功率放大之后,就可送至扬声器发声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透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齐送入变频管内混合一一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透过差频产生的中频,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能够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三、安装调试

1。检测

(1)通电前的准备工作。

a。自检,互检,使得焊接及印制板质量到达要求,特殊注意各电阻阻值是否与图纸相同,各三极管、二极管是否有极性焊错,位置装错以及电路板铜箔线条断线或短路,焊接时有无焊锡造成电路短路现象。

b。接入电源前务必检查电源有无输出电压(3V)和引出线正负极是否准确。

初测。

(2)初测:接入电源(注意+、-极性),将频率盘拨到530KHZ无台区,在收音机开关不打开的状况下首先测量整机静态工作总电流。然后将收音机开关打开,分别测量三极管T1~T6的E、B、C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值(即静态工作点),将测量结果填到实习报告中。测量时注意防止表笔将要测量的点与其相邻点短接。

(3)试听:如果各元器件完好,安装正确,出侧也正确,即可试听。接通电源,慢慢转动调谐盘,应能听到广播声,否则应重复(1)要求的各项检查资料,找出故障并更正,注意在此过程中不好调中周及微调电容。

2、调试

经过通电检查并正常发声后,可进行调试工作。

(1)调中频频率(俗称调中周)

目的:将中周的谐振频率都调整到固定的中频频率“465KHZ”这一点上。

a。将信号发生器(TPE-DX)的频率指针放在465KHZ位置上。

b。打开收音机开关,频率盘放在最低位置(530KHZ),将收音机靠近信号发生器。

c。用改锥按顺序微微调整T4、T3,使收音机信号最强,这样反复调T4、T3(2~3次),使信号最强,确认信号最强有两种方法,一是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1KHZ)到达最响为止。 二是测量电位器Rp两端或R8对地的“直流电压”,指示值最大位置(此时可把音量调到最小),后面两项调整同样可使用此法。

(2)调整频率范围(通常叫调频率复盖或对刻度)

目的:使双联电容全部旋入到全部旋出,所接收的频率范围恰好是整个中波波段,即525KHZ~1605KHZ。

a。低端调整:信号发生器调至525KHZ,收音机调至530KHZ位置上,此时调整T2使收音机信号声出现并最强。

b。高端调整:再将信号发生器调到1600KHZ,收音机调到高端1600KHZ,调C1b使信号声出现并最强。c。反复上述a、b二项调整2~3次,使信号最强。

c。反复上述a、b二项调整2~3次,使信号最强。

(3)统调(调敏捷度,跟踪调整)

目的:使本机振荡频率始终比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高出一个固定的中频频率“465KHz”。

方法:低端:信号发生器调至600KHZ,收音机低端调至600KHZ,调整线圈T1在磁棒上的位置使信号最强,(一般线圈位置应靠近磁棒的右端)。

高端:信号发生器调至1500KHZ,收音机高端调至1500KHZ,调C1a’,使高端信号最强。

在高低端反复调2~3次,调完后即可用蜡将线圈固定在磁棒上。

四、总结

透过这次实习,我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

1、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好处。

2、对自己的动手潜质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潜质,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质。比如做收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个性小,稍不留神,就会焊在一齐了。

3。这次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透过实习他们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最后体会到“实习前的自大,实习时的迷惘,实习后的感思”这句话的含义了,有感思就有收获,有感思就有提高。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15

在过去的四周,我们接受了电子工艺的初步训练,学会了简单的焊接技术而且最后我们都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万用表,作为最有价值的纪念。意犹未尽之余,我认真的回想着这次时间并不算长的实习,有很多的感触和心得,我得到的,远不止一个万用表。

首先,我们都拿到自己的烙铁和工具包,练习最基本的焊接方法,一开始看老师演示的视频,感觉挺简单的,手就发痒,就想自己试一试,结果自己焊出的样子却非常难看,而且不如老师的结实。经过老师的亲手指教,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不急不躁的一步一步来,终于有点样子了。第一次真正动手操作,我就知道了一个道理:眼高手低,看着简单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做事要虚心,不要急躁。

接下来的实习我们就要焊接自己的万用表,我们每个人都领到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很多的电阻以及各种不知道干什么用的东西,一下子懵了,根本想象不出这些东西怎么会通过焊接和组装,成为一个可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万用表呢?!老师首先是让我们看演示的视频,接下来又告诉了我们几个注意事项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叮嘱我们不要着急,仔细认真地焊。这一次,我碰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烙铁不好用,不沾锡,总是起球儿,这样不仅焊的速度慢了好多,而且影响美观。焊了几个之后,我终于受不了了,便找老师来帮忙。老师帮我在电路板上摩擦了一会儿,并且告诉我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怎样处理。经过老师的处理。烙铁正常了,真的很感激各位老师的热心帮助。焊接的这次成功,让我很贴切的意识到一丝不苟的重要性。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一心一意,否则事倍功半,被别人甩到后面。

在我们焊接完成后,我们就要安装了,这是比较需要技巧的一步,不仅要紧紧地卡住电路板,而且要完全吻合,否则就会出现不理想的现象,比如液晶屏显示不稳定等。安装好之后,我们都拿着自己的作品让老师检验,心里面非常地高兴,每个完成的同学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深情。

最后,我谨在此真诚的感谢实习中帮助我们的老师们,您们热心的讲解和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们处理故障,让我们非常感动。谢谢您们!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