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平凡的世界》是我用一个月的时间细细读完的,读前读后的感觉都各不相同,总之,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感触,不管是剧情发展的虐心,还是人物内心的波折,都因为作者精湛的写法而表现得一览无余,我常常会因为一个角色的内心挣扎而焦急万分,因为一个情节发展不那么尽人意而痛惜不已,可见《平凡的世界》已经深深捉住了我的心,让我真正地喜欢上了他所讲述地故事与人物,因为它不再单纯地表达故事,而是在真实地述说当时社会的情况与一个老人呕心沥血缩写成的著作。
《平凡的世界》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人生的认识也更加真实。“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路遥老人家在书中如是写道。
是的,我们就应该去奋斗,有了目标与梦想,有了目标没有虚掷,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这才是充实的人生,而书中向上拼搏的人物正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人生的。孙少平高中毕业后不甘心做一辈子农民,去了一个离家乡很远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孙少安砖窑倒闭,可他不甘从此平凡,贷款重来!最后,他成功了……“人生是不可预测的。没有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就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那么曲折……”
这群自强不息的平凡人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毅力和尊严,他们遇到挫折勇敢面对,他们面对挫败迎刃而解,他们非比寻常而又那么平凡,这也许就是在无形中紧紧地扣住了书名,始终在文章内贯穿的“平凡”二字吧!
他们就映照着我们,我们也是平凡人,我们也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之中,我们也每分每秒经历着人生,他们能够成功,我们为何不能?他们也经历了痛苦,我们为何不能面对?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初识路遥先生,源于《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巨著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读来心潮澎湃,赞叹不已。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围绕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奋斗史,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的沧桑,展现了各色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刻画真实的人物画卷中,平凡人孙少平对生活不服软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孙少平出身于贫赛的农民家庭,求学条件十分恶劣,穿打补丁的破旧衣服,一到吃饭时间就躲起来,等同学走光了,再去取属于自己的黑面馍。艰难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孙少平屈服,一有时间,他就如饥似渴地看书,从书籍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生活的重压下,他反而焕发出坚韧的光彩。
高中毕业后的孙少平落榜了,回家当了几年老师,后被辞退了。他的理想未曾泯灭,虽然并不厌恶劳动,但一直向往着外面的生活,想出去闯一闯。后来到黄原城当揽工汉,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残酷的生活没有掩盖住他的善良,他用金子般的热心肠帮助一个落难的小姑娘,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血汗钱送给她。
后来孙少平抓住一次机会,当上了煤矿工人。在其他工友吊儿郎当,消极怠工的时候,孙少平珍惜工作机会,任劳任怨,吃再大的苦,他都甘之如饴,一切的痛苦在他的眼中不是痛苦,而是涅槃重生。正像书中所说“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孙少平在生活的重重暴击下,不断反弹,绝不向生活屈服,他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人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
孙少平在崇高精神的引领下,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烂包”的生活抗争,绽放生命的价值。放眼望去,芸芸众生皆凡人。平凡是生活的原色,有的人在平凡中迷失了自我,追名逐利,而大多数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做事,在平凡中活出了不平凡。
在2020年开年,我们正面临着的这场新冠病毒疫情的阻击战中,全国数以万计的医务工作者临危受命,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是这场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他们却选择成为守护我们的白衣天使,成为替我们隔离病毒的闪亮盾牌!
在这场阻击战中,无数个社区工作者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在早春凛冽的寒风里,在大雨倾盆时,在少数人不理解的目光里,在个别人素质低下的无端谩骂下,他们坚守岗位,认真做好各项登记、测量体温、限行,为隔离期的老百姓排忧解难,跑断了腿,为赢得战斗的最终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病毒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多个省市对口驰援湖北,无私捐款捐物,为医护人员及病患者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强大支持。为了驱赶这场瘟疫,为了迎接春暖花开,平凡朴实的中华儿女谱写了一曲斗志昂扬的战歌。其实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是一个个大写的平凡的人!
清朝诗人袁枚有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人可如苔,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能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孙少平
我曾经在经历难以迈过的坎时,偶然间发现了《平凡的世界》里的一句经典语句——“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在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升起了要读这本书的强烈愿望,于是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孙少安小学毕业就赚钱养家,供弟弟孙少平读书,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这是他多年来一贯的信念,如今已经成了他生活的哲学。而孙少平在经历了失恋、失学。前往城市做一名煤矿工人,在一次煤矿事故中毁容。之后更是在一场洪水中失去了生命中的知己恋人田晓霞。但是,少平没有屈服于生命中的苦难。少平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人能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身体上的苦疼,为他磨练了精神的家园。
看完《平凡的世界》之后,我为孙少安年少便扛起了家的的责任心所震惊,也为孙少平经历诸多苦难仍然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到钦佩。
我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了那一辈人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那一辈人在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的态度,还有在知道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的心态。
现在依然记得,我看完《平凡的世界》之后,心中的百感交集。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眼前正在经历的坎,根本不能算做坎,只能算是成长的烦恼。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4《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 ……此处隐藏12895个字……更高层次的思想领域时,才可以对此做出明确的阐述。
这些鲜活的人物,带给我的远不止震撼,而是深远的,会带着人往前走追逐美好事物的力量。
钱理群说:一个人在大学中应当追逐的三样美好纯真的事物,是爱,友情和知识。书中人物很好的印证了这句话。
我也越来越理解,那些我所不能理解的,一些关于农村的事:他们挣了钱在家乡修体面的房子,他们都会想着大家族的景况而不只是自家的小日子。孙少安、孙少平从不只考虑自己,他们的行为解答了这个问题:老人家一辈子受苦受累,在中国人固有的观念里,房子才是一切的根基,你在这里出生,成长,结婚生子,然后看着下一代经历相似的生命历程。房子同样也是自己家生活水平的显示,面子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个人身份的象征。
同一地方的人,基本上全是一个家族的。在我们祖先的时代,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无法好好活下去的,土匪强盗、自然环境的恶劣,只有大家族里的人相互帮扶,家族才能兴旺繁衍下去。
我们现代人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文化教育,即便有,在祖辈父辈不断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过程里,家族间相互帮扶气氛也越发的减少,我们很难感受得到。
熟人社会可以从这里理解:在过去不发达的年代,大家基本上都没什么东西可供娱乐——读书学习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得到的资源。于是劳作完,人闲下来就得找事做。找什么呢?人是社会动物,与人交际不可避免,一来二去成了熟人。
本书还有一个巧妙之处:田润叶和丈夫李向前关系的变化。他们两人的烦恼都是因为爱和爱而不得。田润叶喜欢孙少安,但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嫁给自己不喜欢的李向前,李向前因为喜欢田润叶而和她结婚,妻子田润叶的冷淡与拒绝却让他心灰意冷。作者的巧妙之处,在于分别描写了他俩的活动和心理,作者明白他们之间隔阂的产生与存在,但又不站在道德高地指责或埋怨,而是分别描写两人的苦恼,把这埋怨的话留给了书中的角色来说出。创造出一个意外事件,来推动人物关系的转变。写作者是创造世界的人,自然需要有足够客观的上帝视角。
这世界唯二不可令人辜负、背弃的,是爱与思想。这二者无论你得到了哪个,都足以令人改变。批判、怀念、向往,都是为了把人往更高远、更幸福的道路上引。
我真喜欢这个故事!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5《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作者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读书笔记
1、雨中的雪花陡然间增多了,远远近近愈加变得模模糊糊。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给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
赏析:雨雪天气本来就给人感觉压抑,这段环境描写将沉闷压抑的氛围渲染的淋漓尽致,为下文主人公的出场渲染足了灰色的气氛,暗示了下面情节发展的大致方向。
2、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象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
赏析:这一段心理描写,细致地刻画出了”他“拣吃同学剩下的残羹剩汤时候,强烈的自尊心使得”他“害怕被别人看到而极度惶恐的心情。
3、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这一段时间是孙少平最难熬的。每当他从校门外的坡底下挑一担垃圾土,往学校后面山地里送的时候,只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是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两条打颤的腿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蜒。
赏析:这是一段动作描写。”机械地“说明”他“整个人已经没有力气,”蠕动“则生动地刻画出了”他“疲乏至极,却不能停歇,只有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向前的样子;”爬蜒“即是对其艰难前行情状的生动表现,也暗示出”他“生活状态的不堪。
4、他在眼前的环境中是自卑的。虽然他在班上个子最高,但他感觉他比别人都低了一头。
赏析:这段话用一高一低作对比,身材高大却并不能弥补心理上的卑微,更突出了主人公心理上的自卑之深重。
5、他把一大碗猪肉粉条刨了个净光,而且还吞咽了五个馒头。他本来还可以吃两个馒头,但克制住了——这已经吃得不象话了!他放下碗筷,感到肚子隐隐地有些不舒服。他吃得太多太快了;他那消化高粱面馍的胃口,经不住这种意外的宠爱。
赏析:这段话有心理、有动作描写。”吞咽“刻画出了主人公”他“饥饿不堪之下,面对美食狼吞虎咽的情状;”他那消化高粱面馍的胃口,经不住这种意外的宠爱。“一句则寓心酸于诙谐之中,读来让人不禁笑中带泪。
精彩语段
1.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2.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3.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4.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5.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6.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7.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
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9.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
10.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