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1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楚雄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人民战争实施方案》和《楚雄州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围绕党的二十大交通安保维稳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履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通过全面落实固本强基、标本兼治、强化保障等工作措施,不断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严查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深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努力提升农村地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严防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组织领导
县安委会统筹全县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有关工作;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安排、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全县贯彻落实工作;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能职责推进本行业领域贯彻落实,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级负责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1.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专门力量建设。统筹协调城乡警队警力分布,进一步充实农村警力,加强乡镇交警中队规范化建设,根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科学调整工作重心,优化勤务部署,结合实际将工作重心向农村地区倾斜,派出执法小分队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巡查管控。落实农村派出所履行交通管理职责,建立“一村一辅警”参与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充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专业力量。(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完成时限:按计划推进)
2.深化农村地区群防群治工作格局。深化警保合作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应用,建立完善经费保障和监督考核机制,做精做强警保合作劝导站、劝导员,推动劝导工作规范化、实效化。要推动乡镇政府统筹劝导员与农村护路员、农机服务员、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等社会力量的融合发展,组织加强交通安全劝导和管理,实现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构建综合治理格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完成时限:按计划推进)
3.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全面落实《姚安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6项制度》为抓手,推动乡镇党委政府指导村委会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发动村支部书记、乡村党员加强表率引领、开展志愿活动,推动将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村群众强化自律自治。(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完成时限:按计划推进)
(二)严格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管控
4.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结合农村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交通出行特别是务农务工出行特征,认真分析研判交通事故规律特点和易肇事肇祸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持常态管控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突出面包车、6座以上客车、校车以及货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动三(四)轮车等重点车辆,聚焦违法超员、违法载人、酒驾醉驾、无证驾驶以及危险化学品车辆违规运输等重点违法行为,强化针对性整治。深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引导农村地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汽车驾乘人员自觉使用安全带。公安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查处变型拖拉机道路交通突出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完成时限:按计划推进)
5.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向农村延伸,以事故多发路段、平交路口等部位为重点,加大农村交通技术监控设施建设联网,深化农村地区“雪亮工程”监控设施共享联网,推广集成指挥平台智能化升级和实战应用,创新应用智能巡查技术手段,强化逾期未检验、未报废以及布控的涉嫌违法超员、违法载人等重点车辆的针对性执法检查,切实提升路面管控效能。(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完成时限:按计划推进)
6.着力提升农村地区公路精细化管理水平。准确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趋势,针对农村地区私家车、农机“井喷式”增长势头,推动城市交通管理理念向乡村地区延伸,将“治乱”与“治堵”有机结合,优化农村道路流量大的路口路段交通组织,规范设施设置和停车管理,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完成时限:按计划推进)
(三)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
7.推动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通过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回头看”,推动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统筹县域内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及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充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力量,科学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交通运输局;完成时限:20xx年10月底)
8.严格落实农村公路“三同时”制度。通过开展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项目抽查,推动严格落实新建、改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严禁设计、施工过程中擅自取消安全设施或降低标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完成时限:20xx年12月底)
9.加强农村地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作建设。按照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及其桥梁隧道隐患排查整治和危旧桥梁改造,推进“十四五”期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以村道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制定分步治理规划,通行客运班线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村道以及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优先实施,完成任务情况实行抽查验收。(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完成时限:20xx年12月底阶段完成)
10.按计划推进农村地区事故隐患点、段专项整治工作。20xx年实施完成险要路段“三必上”(路侧险要路段完善警告标志、减速带、路侧护栏)和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的平交路口“五必上”(平交路口完善警告标志、交通标线、减速带、警示桩、信号灯)安全改造。(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责任部门: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完成时限:20xx年12月底阶段完成)
(四)统筹做好农村地区客运服务供给保障
11.进一步优化农村 ……此处隐藏16663个字……问不盯不闭环,特别是隐患治理没有形成有效闭环机制。放松对企业的安全监管;责任落空、思想不稳、作风不严,工作失职缺位,对企业负责人安全教育不到位,开展执法检查不严不实不深入,对违法违规企业不敢动真碰硬,该罚不罚、该停不停、该关不关,放任违法企业一路“整改”、一路“绿灯”,或者简化一刀切,一关了之,影响合法合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现象。
(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道路运输企业是否无资质或经营资质失效、不全、超范围非法违规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两类人员”是否安排部署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全覆盖”;装车台人员是否未按操作规程作业;是否存在“打非治违”工作盲区。
5.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无资质或经营资质失效、超范围从事道路客运经营;营运车辆《营运证》逾期未审验;省际包车客运标志牌备案审核不严,包车客运车辆长期异地经营、未持有有效客运包车标志牌、不按照包车客运标志牌载明事项运行、超许可事项经营等违规行为;企业未执行《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企业未按要求实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5时停止运行或接驳运输;旅游客运、长途客运、城乡客运车辆违规经营行为闭环处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打非治违”工作查处不力;安全教育培训率未达到100%。
6.城市公共交通。公交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建立城市公交运营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未按规定安装驾驶员安全仓。
7.水路运输。运营船舶不满足安全技术条件、证书不齐、配员不足、超载超航区航行、长期脱管、非客运船舶违法载人载客,旅客实名制管理制度未落实;“打非治违”工作查处不力;未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未取得有效的符合证明并保证其有效执行,恶劣天气条件下禁限航规定落实不到位以及违反规定强行渡运等问题。
8.港口运营安全。港口危险货物装卸储存场所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及落实管控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开展安全考核;港口危险货物是否存在违规储存装卸、违规动火作业,是否存在“打非治违”工作盲区。
9.公路治超。是否存在治超责任落实不够,治超执法经费、装备等保障不足,治超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和推诿扯皮现象。是否存在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管、源头管控”的原则不力,交通路政运政、公安交管、货运源头企业主管部门联合巡查机制是否健全,以及货运企业治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是否存在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执行不力和“打非治违”工作查处不力的情况,是否建立健全违法超限超载车辆检测、处罚信息抄送机制,“一超四罚”是否有效落实,失信联合惩戒力度是否不够等现象。
10.公路运营安全。重点检查临水临边、急弯陡坡、连续长下坡等路段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情况;上跨下穿铁路、燃气管道、航道的公路基础设施及其附属空间和安全保护区违建、非法侵入占用是否得到有效整治;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项目是否符合“三同时”要求。
11.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单位是否未依法单列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并监管施工企业落实,未督促施工企业按要求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控方案;是否存在“打非治违”工作查处不力;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人员是否不具备相应资质(格)或挂靠资质、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工程;是否未按要求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是否存在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防火、防中毒窒息工作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临边临水、交叉施工、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等风险较大的工程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现象;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是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存在未按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导致重大事故隐患等违反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行为。
12.消防安全。紧盯车站、港口、码头、工地、车船、机关办公大楼、生活区、内部食堂和出租屋(门面)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整检查电源火源管理、易燃材料装饰装修、消防器材配备、安全疏散等问题。是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将消防安全工作与行业安全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是否强化重点时段消防安全防控,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培训、演练。
四、实施步骤
全市综合交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从4月20日至12月30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整治阶段(4月20日至4月30日)。制定印发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明确任务,细化责任措施,对本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督促企业按照《省安委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中涉及企业方面8项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逐一销号、闭环管理。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要逐级挂牌督办,对重大安全隐患,由市安委会办公室挂牌督办。
(二)集中攻坚阶段(5月1日至11月30日)。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各单位要加强会商研判,精准施策,加大安全隐患整改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专委会办公室围绕大排查大整治以及年度工作要点开展不少于4次的专项督查,对难点问题,坚持盯住不放,一督到底。
(三)巩固提升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总结全市综合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健全长效机制。推广成功经验,强化安全保障。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综合交通安委会统筹负责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安委办负责协调、督办工作,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指导交通运输企业有序推进各领域相关工作。各单位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取得实效。
(二)强化统筹协调。各单位要将大检查活动与“三年行动”“五一”安全生产保障和安全生产月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各项工作不断不乱、相互融合促进,取得预期效果。要加强与其他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畅通信息传递和共享渠道,深化协作联动和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集中整治良好工作氛围。
(三)强化督导问责。将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和排查整改、执法查处、督查督办贯穿大检查全过程。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掌握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科学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严厉处罚,并依法依规纳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管理记录,情节严重的按程序会同应急管理部门纳入安全生产联合惩戒“黑名单”,严格督促企业整改到位。要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提醒、曝光等手段加强督导问责,对领导责任不落实、工作推动不力、部门监管走形式、执法查处宽松软等问题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本次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文档为doc格式